今日特推: 诚信的力量
搜索:
您的位置: 名人故事传 > 创业故事 > 名人故事 > 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 » 正文

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浏览: 138 次 来源:名人故事传

  下面是名人故事网名人故事栏目为您准备的五篇《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》,更多周恩来名人名言、周恩来故事就上名人故事网。

  周恩来名人名言

  1,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/4 。这样大的国家,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,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,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,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。

  2,我们爱我们的民族,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。

  3,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、工业现代化、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,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,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。

  4,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,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,相辅而行。

  5,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,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,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。

  篇一: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  12岁的周恩来告别乳母,离开家乡到东北就学。他后来说:“12岁的那年,我离家去东北。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。”

  周恩来曾在回忆童年生活时说到3个“母亲”。“我的生母慈祥、温柔,但文化不高,可是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善良和宽容大度的品德。我的嗣母才学出众,她教我热爱知识,学会动脑筋。我的乳母把我带到大运河边她自己的家里。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。她教我大公无私。”

  篇二: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  周恩来祖籍是浙江绍兴,而出生地则是江苏淮安。

  1898年3月5日清晨,江苏淮安府山阳县(淮安县前身)城内的驸马巷中段的一所宅院里,一个面目清秀的男婴呱呱坠地。他就是日后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周恩来。

 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获得过清代教育制度的最高学位“国学生”,官阶曾是“主事衔”(正六品),当过文书即师父,算是个有学问的人。他给儿子取了个小名“大鸾”。

  在周贻能看来,鸾是一种与凤凰齐名的神鸟。周贻能认定取这种神鸟为名,象征着吉祥、幸福、天下太平安宁。

  大鸾降生时,正值中国被宰割得四分五裂,家境也渐没落。周贻能与所有中国民众一样盼望民族复兴,天下太平。

  篇三: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  过了1903年新年,陈氏考虑送大鸾进私塾读书。那时进私塾,一要拜孔夫子,二要拜师。开学那天,正是大鸾5岁生日。先生端详了半天,问道:“学名起了没有?”陈氏连忙说:“起了,叫恩来,恩德的恩,来去的来。孩子是‘恩’字辈的。”

  “好名字!恩者,爱也;来者,未来也。《诗》云:‘恩斯勤斯。’《论语》云:‘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。’”这位私塾先生摇头晃脑地道白。

  陈氏一听乐了:“‘恩来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。孩子是清晨生的,他的名字好比先人所说的:恩自日边来。”是呀,这一名字,包涵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和厚望。这位嗣母没有想到,她给大鸾取的这名字日后叫响了全世界。

  “学名不错,既然这样,我就给起个字吧。”

  先生略为沉吟,说:我看就叫翔宇吧!这孩子长大一定成大器,像只大鹏神鸟一样,飞翔在天地之间。

  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,每天黎明时刻,就把他叫起来,亲自在窗前教他读背唐诗,给他讲故事,如《天雨花》、《再生缘》等。之后,他先后读过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神童诗》以及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诗经》等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籍,虽然不能全读懂,但对他的思维个性和艺术修养却是最早的熏陶。后来,周恩来到南开学校上学时在所写的《射旧忆旧》一文中,曾回忆他“幼时喜闻故事”,对嗣母讲的故事具有“辄绕膝下不去,终日听之不倦”的浓厚兴趣。

  淮安的历史上出过不少着名人物,如汉三杰之一的韩信、南宋的抗金英雄梁红玉、抗英名将关天培、汉赋创始人枚乘等都出生在这块土地上。陈氏经常给周恩来讲这些历史名人故事,讲者不倦,听者不厌。

  40年后,周恩来还曾深情地说:“直到今天,我还得感谢母亲(指养母)的启发。没有她的爱护,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。”并说:“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,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。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,因此,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。”还讲过:母教的过分仁慈和礼让,对他的性格也是有影响的。1907年春,万十二姑因患胃气痛病(胃癌)而去世,终年30岁。

  一家的重担便压在了陈氏的身上。看到嗣母面色苍白、身体消瘦,且一阵阵撕心裂肺地咳嗽,年幼的周恩来束手无策,他不知道嗣母这时已患痨病,也就是当时被称为“白色瘟疫”的肺结核。

  1908年7月,陈氏病故。周恩来身穿用白粗布做的孝服,护随灵枢,坐船到淮安。灵柩又被抬到周家坟地,埋葬在周贻淦的旁边。就在1年半前,周恩来曾护送他的生母的灵柩到过这块坟地。在1年多的时间内,周恩来接连失去了生母和嗣母,不禁万分悲痛……

  篇四: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  由于年轻守寡,陈氏很少出门,终日守在家中与养子大鸾相依为命,把全部的感情、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对大鸾的扶养和教育上。

  不久,陈氏在当地给大鸾请来一个乳母蒋江氏,3人一同生活。蒋江氏是一位20多岁的劳动妇女,丈夫是轿夫。乳母同样慈爱、淳朴、宽厚,她哺养大鸾时,也把劳动人民勤俭朴实、行善积德的美德,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大鸾。大鸾4岁时,嗣母就教他识字和背诵唐诗。这年生日那天,陈氏为大鸾买了一件生日礼物——一只小柳斗,寄望孩子将来的学问能用柳斗装。从此,这只小柳斗就一直伴随着周恩来,而今则被保存在他的故居内。

  篇五:周恩来名人名言故事

  大鸾的生母姓万,小名冬儿,因为排行十二,大家都习惯叫她万十二姑。万十二姑读过五六年家塾,小时候也曾跟随父亲出入官宦门第而见多识广。她性格开朗,精明果断,很有办事能力,嫁到周家后更是贤惠能干,周家的许多大小事情都离不开她。

  长子长孙大鸾的出世,多少给周家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。

  大鸾到半岁的时候,他最小的叔父周贻淦病危,膝下无子女。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”这时,一位信奉神明的亲戚给周贻淦的妻子陈氏出了个主意:“假如把大鸾过继给你们,就能冲喜消灾,贻淦的病也会好起来的,你也可以免除无后之苦……”

  周贻能起初很是为难。他需要长年在外面做事,挣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,刚有这么个儿子,就要送给别人,的确舍不得。但万十二姑是个通情达理、顾全大局之人,为弟媳今后的生活着想,万十二姑忍痛将大鸾过继给了周贻淦和陈氏。

  陈氏的娘家在苏北宝应,出身于一个比较贫寒的读书人家,性格温和,待人诚挚,仁慈礼让,办事细心,在诗文书画上都有比较好的修养。大鸾过继那年,陈氏才22岁。

  然而,收继子的喜悦并未给周贻淦的病带来转机,两个月后即离世而去。

  推荐阅读:

  周恩来读书故事

  周恩来成长的故事

  周恩来小时候故事

  关于周恩来故事

  周恩来小故事

  想了解更多关于名人创业故事网的资讯,请访问:名人故事

首页 - 关于我们 - 版权声明 - 网站协议 - 免责声明 - 网站地图 - 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